自去年以來,深圳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深圳CID)得到社保部門提供的犯罪線索稱:有不法分子采取偽造病歷資料的方式實施騙保行為,牟取非法利益。
接到線索后,深圳CID迅速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摸排,偵破多宗詐騙醫;鸬陌讣。
警方與社保部門、醫療機構共同對這些案情進行了分析后認為,這類犯罪行為已形成“偽造病歷資料—醫療機構內部人員協助拿藥—藥販子倒賣獲利”的非法利益鏈條。
據了解,為摸清醫保詐騙活動網絡,警方指派偵查員采取跟蹤盯梢、伏擊守候等措施對犯罪嫌疑人開展偵查。但據警方辦案人員介紹,有的犯罪嫌疑人因做醫;鹪p騙時間較長,反偵查意識很強。
比如,他們每次開具處方后不定時地取藥,取藥后在醫院各樓層間竄行,以便避開醫保監察人員的調查;同時,還不定時在醫院與藥販子接頭,隨機選擇交易地點、交易后,快速撤離;此外,他們主要以現金方式交易,不保留任何憑證,給偵查取證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但是,犯罪嫌疑人活動規律被警方摸清后,最終落網。
警方透露,醫;鹪p騙行為已經對醫保制度的實施及藥品安全的監管帶來了重大危害和隱患,情節嚴重的已構成詐騙罪。
警方提醒,參保人不要因貪圖眼前利益而給醫;鹪斐芍卮髶p失,“特別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社?,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實施犯罪”。
非法利益鏈:偽造病歷資料醫療機構內部人員協助拿藥藥販子倒賣獲利
案例1
內外勾結違規刷卡取藥
犯罪嫌疑人賴某在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11月10日期間虛構或夸大其父親的病患信息,持其父社?,在全市10余家醫院多次違規刷卡取藥,其中超出合理使用范圍的藥品及以虛構患病信息違規開藥金額達數萬元。賴某在取得藥品后將藥品賣給藥販子,從中獲取非法利益。
警方發現,這類犯罪常有內外勾結行為,并成功抓獲行業內部“蛀蟲”張某。
犯罪嫌疑人張某以在深圳市某醫院工作的便利,自稱是賴某父親的親戚,并虛構賴父病情,與賴某多次使用賴父的社?,大量違規超額開藥換藥。同時張某還多次使用賴父的社?ㄟ`規開藥供自己和親屬使用,并多次開藥轉賣給他人非法牟利。
案例2
參保人死后保姆還在開藥
犯罪嫌疑人馬某從2007年開始被陳某(男,現已病故)雇請為保姆,自2010年3月份開始,馬某受陳某的委托,經常以代理人身份持陳某的社?ǖ缴钲谑卸嗉裔t院門診開藥。
期間,馬某趁為陳某開藥的機會,多次私自開藥,并按藥費單50%的價格轉賣給專門收購醫保藥品的藥販子“小王”。
2010年6月25日,參保人陳某病故,此后至2010年11月,陳某的社?ㄒ恢庇神R某保管。在此期間,馬某私自冒用陳某代理人的身份持陳某的社?ǖ蕉嗉裔t院開藥,并同樣將私開的藥品轉賣給藥販子。
此外,犯罪嫌疑人馬某在陳某病故后于同年9月到鐘某(男,80歲)家做保姆,自2011年3月份開始,馬某又擅自多次持雇主鐘某的社?ㄩ_藥并轉賣給藥販子。